1、取面粉1000克,放入大盆
2、取150克左右的温水,三十度左右,用手试一下温温的就行,加入酵母粉。请按酵母粉说明书加,略多一点没问题。搅拌匀。
3、慢慢倒入面粉盆里,用筷子朝一个方向搅,再接着倒入剩下的水,凉的就行。不要一次倒完,慢慢加,边加变搅,直到面粉呈大絮絮,无干粉。
4、把面粉用手拢到一起,手感不要太硬(如果硬了就少加点水,再揉一会儿吧)。不用揉光,聚一起就行。
5、盆上蒙上湿布,盖上盖子,开始发面。
6、发面时间要看温度,夏天大约一个多小时,冬天暖气房子大约两三个小时,发好没不看时间,看面的状态,扒开表面看到面里充满空洞,就好了。
7、把面转移到案板上,在粘的地方少撒点面粉,手上也沾上干面粉,把面取出来,尽量少放点干面粉。
8、揉光,分成合适大小。我的锅是两层,每层七个馍,一共是十四个,分了十四份。怕分不匀就称称吧。大小尽量一致。
9、把每一个都揉光。
10、摆好,留一些缝隙。
11、盖上塑料袋,尽量盖严,不漏风。不然会硬皮。再发二十分钟左右,看到馍有明显增大就可以蒸了。
12、锅里凉水放多点。一定是凉水,凉水,凉水。屉布泡水湿透,拧不滴水就行,铺笼屉,摆好馍。盖好锅盖。开火蒸
13、水开后蒸二十分钟,关火闷十分钟到十五分钟。开锅盖。
正月十五蒸面灯笼角是中国传统节日食品之一,通常是用面粉制成的面点,形状类似于灯笼。如果没有面粉或者想寻找替代品,可以考虑以下几种食材:
1. 米粉:用米粉代替面粉可以制作出类似灯笼形状的米制品,蒸熟后口感会更加软糯。
2. 土豆淀粉:土豆淀粉蒸熟后透明性较好,可以用来制作类似灯笼形状的面食,口感较为Q弹。
3. 玉米面:玉米面制作的面食具有独特的玉米香味,适合喜欢粗粮口感的人。
4. 紫薯面或其他杂粮面:这些杂粮面不仅营养丰富,而且颜色鲜艳,可以为面灯笼增添不同的色彩。
5. 面包糠:如果不追求面食的口感,可以用面包糠制作小型的“面灯笼”,通过油炸的方式制作成类似灯笼形状的小吃。
无论选择哪种替代品,关键是保持面团的柔软性和可塑性,以便能够塑形并蒸熟。此外,根据所选食材的特性,可能需要适当调整蒸制时间和火候。
正月十五蒸馒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富有象征意义的行为。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标志着春节的结束和新的一年的开始。蒸馒头则象征着新的一年的丰收和繁荣。馒头是北方常见的主食,形状圆满,寓意团团圆圆、完完整整。因此,在正月十五这一天蒸馒头,不仅是为了庆祝节日,更是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家庭和睦、事业有成、生活美满。所以,正月十五蒸馒头是一个很好的传统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