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与马谡,同为三国时期蜀国大将。他们是老百姓家喻户晓的人物,虽都姓马,却没有什么关系。马超,字孟起,扶风茂陵(今陕西兴平)人,汉末卫尉马腾之子,东汉末年及蜀汉开国名将,汉末群雄之一,早年随父征战,马腾入京后,马超留驻割据三辅。潼关之战被曹操击败后,又割据陇上诸郡,失败后投靠张鲁,又转投刘备。马谡,字幼常,襄阳宜城(今湖北宜城南)人,侍中马良之弟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将领。初以荆州从事身份跟随刘备入蜀,历任绵竹县令、成都县令、越嶲太守。
要守住街亭,马谡需要遵循以下策略和行动:
严格遵循诸葛亮的部署命令:诸葛亮作为蜀汉的著名军事家,他的战略部署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马谡应严格执行命令,确保军队按照既定方针行动。
充分发挥地形优势:街亭位于山地上,马谡应充分利用地形,设置阵地,使魏军难以进攻。同时,依托山地地形,可以有效阻击敌军,使其不能迅速接近。
巩固防线,构建牢固的防御体系:马谡应加强防线建设,构建坚固的防御工事,如挖掘战壕、设置障碍物等。此外,他还应合理安排兵力,确保防线的安全。
重视侦查,掌握敌军动态:马谡需不断搜集敌军情报,了解敌军动向,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战术策略。同时,通过侦查,可及时发现敌军弱点,发动反击。
马谡用兵,指的是三国时期蜀汉将领马谡在街亭之战中的军事指挥。马谡原为刘备麾下的谋士,后因其才干被诸葛亮重用。然而,在街亭之战中,马谡违背了诸葛亮的部署,擅自改变阵地,最终导致街亭失守,蜀军大败。这一事件成为了马谡军事生涯的污点,也反映出他在用兵上的不足。
“马谡用兵”这个词语通常用来形容某人在军事指挥上的失误或不当行为,暗示该人缺乏战略眼光和实战经验。它也提醒人们在决策时要谨慎考虑,不要轻率行动,以免重蹈马谡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