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民法典规定,遗嘱应当在遗嘱人生前或者死后立即送达至继承人。继承人收到遗嘱后,应当在60天内表示是否接受或者拒绝继承。如果继承人未在规定期限内作出表示,视为接受遗产继承。因此,确认遗嘱的期限为60天,而非必须在60天内制定遗嘱。遗嘱应当在遗嘱人还健在的状态下制定,因为这有助于避免接受遗产的争议产生。
遗产继承比例如下:
1、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2、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3、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4、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5、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1、先认定道路是属于公共还是私人所有、如果属于公共道路那么邻居是没有权利堵塞,如果是非恶意堵车行为,再如果属于私人所有、那么就要和邻居友好协商;
2、如果是主观恶意堵车,就侵犯了合法权益,需要邻居经济赔偿,或者进行诉讼。
民事诉讼证据包括哪些
1、当事人的陈述;
2、书证;
3、物证;
4、视听资料;
5、电子数据;
6、证人证言;
7、鉴定意见;
8、勘验笔录。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