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宜
农户家用的柴火基本上是取自农作物的秸秆、树枝树叶等,成本可比煤气、天然气少多了。如今农村老龄化严重,很多老农用不习惯液化气灶台或者天然气,加上收入不高,便会沿用老方法解决。
2、废物利用
农作物的秸秆处理一直是老大难的问题,农村现在不允许随意烧秸,虽说有些农村在做改造建设时,会操用处理这些的机器,但是使用成本和维修成本着实高,让村集体和农民都会收到经济上的压力。因此,把秸秆当做柴火进行烧制,既解决了秸秆问题,也能避免环境污染。这波“废物利用”可是较为妥当的了!
3、可做“肥料”
柴火烧完后会有“锅底灰”,这可是“宝贝”呀!锅底灰是非常好的农家肥料,农民可以提取出来给农作物施肥,给农作物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
要用柴火生火,需要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准备好足够的柴火,包括干木柴和小树枝等。
其次,选择一个安全的燃烧地点,确保周围没有易燃物品,并向上面加一些易燃物质,如纸张或者起火草等。
接着,将干木柴放成一堆,将小树枝放在上面,接着将易燃物质放在上面,这样就可以点燃柴火了。
最后,维持火势需要及时加入足够的木柴、树枝或木炭,调整火堆的大小和形态,使火焰持续燃烧。需要注意保持火灾安全,避免火势蔓延。
第一:省钱!不用燃气电费。柴火来源广泛,在农村要么去山上拾柴,要么用庄稼的秸秆烧火。都是不用钱去买,自己出点力气就能解决了,所以省钱。别看一顿饭用不多少燃气电费,一年下来就可观了。农村人过惯了苦日子,都会精打细算。
第二:有利于取暖。在北方农村地区都是这样,灶台连着房间的土炕,热气可以进炕洞里面。烧柴煮饭的同时,把炕也给烧热了,晚上睡觉舒服一些。就是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很多老一辈的农民还是习惯烧炕取暖,不用电器设备。
第三:锅大,能做的饭菜多。你们看到的铁锅炖大鹅或者柴火焖米饭,首先得锅大,那么就只能烧柴。原来家里人口多,每餐需要准备的饭菜多,所以只能用大锅做饭。现在也是一样,一般农村家庭日常吃饭不会做多少个菜,都是一两个菜,但是分量比较大,所以还是用大锅烧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