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增寿提供船只。
朱棣让徐妙云写信给徐增寿,为朱棣渡江提供船只。不得不说,朱棣的意识简直是太超前了,连让徐增寿提前准备船只的事情都想到了。否则,真打到南京,准备起船只来,也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船的风帆上隐隐约约印有“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字样。而恰恰,徐增寿当时就是那个职位。
朱允炆诛杀徐增寿,说他通敌。历史上,只说了徐增寿经常暗中传递朝廷信息给朱棣,因此被朱允炆诛杀。而从本剧看,朱允炆之所以杀徐增寿,更多的是因为他提供了船只给朱棣。
朱棣靖难之役中,答应立朱高煦为太子。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立朱高炽为太子。朱高煦与朱高炽开始为太子之位争的水火不容,因为朱高炽人胖,惹朱棣不喜,想废了他太子之位。
当时大学士解缙,借朱棣喜欢朱高炽儿子朱瞻基的感情,说一句好圣孙,未来肯定是大明的一位明君。朱棣听了开怀大笑,从此再也不提废除朱高炽太子事情。
朱棣对他的侄子并不算特别好,与他亲生的儿子程勇相比,朱棣更倾向于让程勇接受更多的责任和荣誉。除了程勇,他还有其他贵族的儿子,而朱棣显然对他们更加宠爱和信任。
他也没有让他的侄子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务,而是选择了那些他更为信任的贵族去做这些工作。然而,尽管如此,朱棣似乎并没有对他的侄子做出过过分的伤害或不公正的决定,因此可以说他对他的侄子还是比较公正和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