罚息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时归还贷款的情况下,需要向借款人收取的额外利息。
而复利则是将本金和利息一起计算,再根据计算所得的结果计算下一期利息,如此往复。
复利可以使得贷款本息增加的速度更快,也是银行常见的计息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罚息和复利都会增加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和负担,并且一旦产生就很难解除。
所以,在借款前应该充分了解借款合同的内容和注意事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复利,简单说就是利息的利息,具体来说是贷款人(金融机构)针对借款人欠交的利息而计收的利息。通常提起复利,人们容易与“周扒皮”、“高利贷”等贬义词汇相联系。但事实上,金融借款合同是存在复利的,且为合法。
金融机构仅对欠付的部分利息计收复利,复利计算基数不包含本金部分。
罚息,是以借款人逾期未偿还或挪用(未按借款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的借款本金,由贷款人向借款人计收的惩罚性利息。通过概念我们可知实务中罚息主要分为贷款逾期后的罚息和贷款被挪用后的罚息两大类。
罚息是指在借款人未按时还款的情况下,银行或贷款机构会按照一定的比例对逾期未还的本金进行计算的一种费用。
而复利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利息会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并加入到本金中,下一次计算利息时会以新的本金为基础进行计算,这样就会形成利滚利的效果。
罚息和复利的区别在于计算方式和计算对象不同。
罚息是对逾期未还的本金进行计算,而复利是对本金和已产生的利息进行计算。
罚息是一种惩罚性的费用,而复利则是一种奖励性的计息方式。
在实际操作中,如果借款人未按时还款,银行或贷款机构会按照一定的罚息比例对逾期未还的本金进行计算,并在下一次还款时收取。
而复利则是在每个计息周期结束时,将利息加入到本金中,下一个计息周期的利息就会以新的本金为基础进行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