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哈达
哈达是蒙古族日常行礼中不可缺少的物品。献哈达是蒙古族牧民迎送客人和日常交往中使用的礼节。献哈达时,主人张开双手捧着哈达,吟唱吉祥如意的祝词或赞词,渲染敬重的气氛,同时将哈达的折叠口向着接受哈达的宾客。
宾客要站起身面向献哈达者,集中精力听祝词和接受敬酒。接受哈达时,宾客应微向前躬身,献哈达者将哈达挂于宾客颈上。宾客应双手合掌于胸前,向献哈达者表示谢意。
兀良哈部是蒙古的一个部落,其变迁史可以追溯到元代。在元末明初时期,他们从贝加尔湖地区向大兴安岭以东到嫩江流域迁移。明朝时期,他们在嫩江流域、洮儿河南北以及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一带生活,并在此设立了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明朝永乐末年,三卫蒙古人不断南移,正统年间已进到西拉木伦河以南地区。
到了成化年间,兀良哈三卫的分布已经形成了“自大宁前抵喜峰口,近宣府,日朵颜;自锦、义历广宁,至辽河、日泰宁,自黄泥洼愈沈阳、铁岭至开原,日福余”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