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又称过年,是中国民间隆重而又富有特色的古老节日,也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的民俗活动丰富多彩,从广义上讲,春节是从腊八节或者小年一直到来年的正月十九,都算是春节。
在春节期间,人们以除旧布新、拜神祭祖、驱邪攘灾、祈求丰年为主要贺岁内容。一些典型的春节习俗包括新春扫尘,贴对联、福字和门神等。新春扫尘寓意“除陈布新”,希望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地出门。贴对联、福字则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此外,春节期间还有一些其它的习俗,如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年等。这些习俗世代相传,体现了人们对新年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生活的期望。
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祭灶神,到正月十五灯节,民俗活动精彩纷呈。二十三祭灶,扫尘洗漱,贴春联、门神、窗花,福字;除夕守岁,正午迎春,凌晨赶年,彻夜不眠;正月初一吃汤圆、饺子、鱼、发糕,表示团圆、和谐、丰裕、兴旺;正月二回娘家,迎财神;正月初七七仙过海,正月十二搭灯棚,正月十三上元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放灯、猜灯谜,吃元宵。整个春节期间,人们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氛围中。
最早春节:4885年1月20日正月初一
最晚春节:2319年和3416年 2月21日
附:最晚春节出现条件:
1、上一年冬至在阳历的12月23日
2、冬至这一天是农历的冬月初一(也就是阳历的上年的12月23日必须对应农历的十一月初一)
3、上一年冬月和腊月都是大月(也就是上年的农历十一月和十二月都得有三十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