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国内生产和使用照明电器最早的城市之一。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建成第一家由英商投资的发电厂,开始供应照明用电,开创了上海使用电灯的历史。
中国最早使用电能是清光绪五年(1878年),当时在上海的英国殖民主义者为了欢迎美国总统格兰脱路过上海,特地运来了一台小型引擎发电机,从清光绪五年(1879年)8月17日至18日在上海外滩使用了两个晚上。清光绪八年(1882年)7月26日,英国商人开办的上海电光公司所属的乍浦路电灯厂开始发电,这是我国土地上正式发电的第一座电厂。在这座发电厂发电后第6年,津京开始办电,并在华北最早使用电力。
国内常用的电压等级一般有220V、380V、6kV、10kV、35kV等,在某些特殊场合(如矿井等)会有其它电压等级。
国际上电压等级划分与国内稍有不同,常见的有110V、220V和100V等几种。
我国近代化的起步是从洋务运动开始的,洋务派兴办的军用工业和民工业都是近代企业,民族工业晚于洋务企业,近代企业中洋务派兴办的企业出现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企业是与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地主阶级密切结合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企业,其出现的时间更晚一些,但就总体而言,出现在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外商企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近代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