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琐记概括20字
时间:2025-05-13 08:41:06
答案

1、《琐记》介绍了鲁迅先生冲破封建束缚,为追求新知识,离家求学至出国留学的一段生活经历。文章从作者切身感受出发,写出了进化论及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对进步青年的影响。第九段中说城中唯一的一所中西学堂也成了“众矢之的”。这也的确说明了封建旧思想的根深蒂固,人们对新思想的不了解、不认同。

2、《琐记》记叙作者家道衰落后,饱受世人的冷眼而终于走上了与封建主义决绝的道路。《琐记》忆叙鲁迅为了寻找“另一类的人们”而到南京求学的经过.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改名为雷电学校)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记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如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琐记南京的求学经历
答案

鲁迅1898年到南京,先考进江南水师学堂,后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学堂。1902年去日本留学。1912年1月在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 工作,4月离开南京,回到绍兴。然后去了北京教育部。

琐记求学经历内容概括
答案

《琐记》是鲁迅先生的一篇散文,讲述了鲁迅先生从南京矿路学堂求学经历。

1898年,18岁的鲁迅先生在南京矿路学堂毕业后,进入了上海的江南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是江南最早的近代军事学校,鲁迅先生在这里受到了第一次近代学堂的教育。

然而,鲁迅先生在这里只待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江南水师学堂,转而进入了一个叫做“雷电学堂”的学校。这个学校是江南水师学堂的变体,虽然名为“雷电学堂”,但实际上还是一所军事学校。

在“雷电学堂”里,鲁迅先生继续学习了一些有关军事方面的知识,并且开始接触到了西方文化。他在这里学习了英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这些课程对于他以后的思想和创作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然而,鲁迅先生在这里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挫折。他发现学校里的课程非常有限,而且教材也非常陈旧。此外,学校里的管理也非常混乱,甚至还有不少贪污腐败的现象。这些问题让鲁迅先生感到非常失望和沮丧。

因此,鲁迅先生在“雷电学堂”只待了不到一年,就离开了这个学校,回到了家里。他开始自学英语、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并且开始尝试写一些文章和小说。这些经历对于他以后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推荐
© 2025 米拉宠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