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消费者可以要求退一赔三;退一指无条件退款,赔三是指应当赔偿消费者三倍的损失。“退一赔三”保底为500元。对于经营者的欺诈行为,新《消法》将现行《消法》规定的“退一赔一”修改为“退一赔三”,并增加了“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的规定,旨在有效调动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积极性,强化经营者的义务。
新消法第55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趋势一:饮力无界,打破饮酒消费边界
这是基于品牌、产品在品类消费细分赛道及市场表现得出的结论,虽然葡萄酒、白酒、啤酒等不同品类具体情况不同,但消费的界限正日益模糊,具体表现在产地、市场、消费升级三个维度。
趋势二:味蕾旅行,文化价值带动消费
《CBNData消费大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互联网平台上感兴趣的酒类相关内容TOP3分别为中国地域酒文化、酒类泛知识科普、酒文化公开课。文化与美学在酒类营销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趋势三:舌尖扫雷,舌尖上的新鲜体验
尼尔森和bilibili联合发布的《对味新人群》显示有69%的人喜欢新奇的变化,同时也有69%的消费者热衷于购买新的产品尝试作为生活乐趣。这是为什么新口味、盲盒、高颜值会引发跟风消费的原因——人们对惊喜的追求远大于对“踩雷”的恐惧。
趋势四:放纵有度,做肚里有数喝酒人
越来越重视健康饮酒新方式,是近年来消费者喝酒最明显的变化。在健康的大旗下,品质好的、酒精度低的、小容量的产品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
趋势五:聊酒一点,社场氛围全新革命
酒的品类属性决定了它具有社交价值,在消费者心中,饮酒既可为悦己,也可为社交。白酒、葡萄酒、洋酒、啤酒等不同品类甚至被消费者匹配出不同的社交场景和人群,小酒馆一类的饮酒社交新业态,以及咖啡厅+酒、桌游+酒等社交新场景的出现均说明场景营销正迎来一场新革命。
趋势六:酒无禁地,饮酒场景百无禁地
随着时代变迁,饮酒的时间与场景早已突破逢年过节与商务宴请等传统限制,饭点、午后、睡前、野餐、阳台、刷剧……饮酒越来越日常生活化。
趋势七:酒桌自由,打破传统饮酒喝法
传统的酒桌文化早已成为“非主流”,数据显示超八成的人更爱“轻饮酒”,七成以上消费者对酒和美食的跨界内容感兴趣。
趋势八:居家酒馆,家庭饮酒日趋专业
受大环境限制,居家饮酒越来越普及。个别品类尤其是威士忌,“在家独酌”更是在一众饮酒场景中独占鳌头,随之相对应的,消费者日常饮酒的专业性也大幅提升,饮酒器皿也更加专业化、仪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