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议使用肥皂和流动的水彻底清洗,然后用纸巾擦干手,在没有流动水的地方,基于酒精的凝胶可以满足洗手的要求,尽管它不如肥皂和水好用;
2.不要共享个人物品,牙刷,毛巾,剃刀,手帕、浴巾、洗澡巾和指甲刀都可以是传染因子(细菌,病毒和真菌)的来源;
3.记住不要把自己的个人物品与别人共享;
4.咳嗽和打喷嚏时掩住嘴或者应用纸巾等掩住口鼻;
5.流感季节,注射流感疫苗,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7.安全性行为;
8.不要抠鼻子(或嘴和眼睛);
9.谨慎接触动物,如果家里有饲养动物,注意给动物接种疫苗;
10.冷藏可以减缓或阻止大部分微生物生长,所以冰箱的取出的食物需要充分加热后食用;
11.给熟食和生食准备单独的砧板,并在吃之前确保清洗所有水果和蔬菜,一些不容易清洗的食物,如葡萄等,可以进行充分浸泡;
12.加强体育锻炼,多进行有氧运动,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1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
1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宣传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传染病基本知识:介绍传染病的基本概念、传播方式、常见症状等,让公众对传染病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个人卫生习惯:强调个人卫生习惯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性,如勤洗手、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等。
疫苗接种:宣传疫苗接种在预防传染病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公众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
环境卫生:强调环境卫生在预防传染病中的作用,如保持室内通风、定期消毒等。
科学防控:介绍科学防控传染病的方法和技巧,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避免接触病人等。
疫情信息:宣传如何正确获取疫情信息,如关注官方媒体、避免传播谣言等。
特殊人群防护:针对老人、儿童、孕妇和身体虚弱的人来说,提供特别的预防建议和指导。
社区合作:强调社区在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中的作用,鼓励公众与社区合作,共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应急处理:介绍在遇到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如遇到突发情况应如何求助、如何进行自我保护等。
健康生活方式: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等,以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传染病。
在宣传时,应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方式,结合实际情况和案例,让公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同时,要注重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避免传播不实信息或恐慌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