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不是了,现在高中数学关键是靠努力,掌握数学的解题规律,牢记公式,掌握方法。高考中真正靠智商的题极少,智商影响的是学习效率。
首先将要求四分位数的那组数按大小顺序排成一列。(从小到大排)
02
然后我们按照惯例先求第二四分位数,将中间两位数字相加然后除以二,也就是求这列数的中位数。得到的结果即为Q2。
03
接下来Q1和Q3的求法稍微复杂了,首先计算这列数的个数(n),然后分别算出(n+1)/4和3(n+1)/4。在这列n=6的数中,结果分别为1.75和5.25,我们将此记住。
04
求Q1:用到(n+1)/4=1.75这个数值,这个意味着什么呢?其实代表第一四分位数处于1.75这个位置,那么很明显,这个数离2更近一些。所以我们计算Q1=0.75×2+0.25×1=1.75。
05
求Q3:道理同上,Q2=0.75×5+0.25×6=5.25。即在这列数中,第三四分位数为5.25。
06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不管是奇数偶数都能套用上面的公式,因为这个是从定义出发的——将一列数均分为四等分的数值。大家会求了吗?不要忘记实践哦!
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统计学中常用的集中趋势指标,它们能够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下面分别介绍它们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
平均数指的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所得到的值,可以用来描述这组数据的平均水平。计算平均数的步骤如下:
(1)将给定数据中的所有数据相加,得到总和sum。
(2)统计给定数据的个数n。
(3)用总和sum除以n,得到平均数mean。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mean = sum / n